http://www.yesky.com/22/206522.shtml

 

掌上型电脑发明人霍金斯( Jeff Hawkins )如今迷上人脑研究。身为 Handspring 公司董事长兼财务长,他每周拨出一天研读神经学,经常参加学术研讨会,也在长岛冷泉港实验室董事会取得席位,更准备成立研究机构。
  
  霍金斯说∶「了解人脑如何运作,是我们所忽略的最大人类学问题。」他宣称已发现了解人脑的新架构,这套新理论可能比美哥白尼发现行星绕著太阳转。
  
  简单说,霍金斯的假设是,头脑是靠著预期和完成模式在运作,推翻普被接受的理论∶透过资讯的输入和输出。霍金斯表示,若他的诠释获得认同,将涵盖其他领域,且一般人的工作也会和它脱不了关系。
  
  有钱人企图影响学术界并非罕见。如一度被喻为垃圾债券之王的米尔肯( Michael Milken )在和癌症病魔对抗之际,也赞助癌症研究。但非比寻常的是,霍金斯亲自投入研究印证自己的假设。
  
  过去 20 年来,霍金斯断断续续进行头脑研究,向公司请假专注於研究工作。他拒绝透露已在研究上投入多少资金,但他形容只是「少量的资金」。他说,必要时准备投入大部分的财富,但他强调大量资金对研究没有多大助益,重要的是如何花。霍金斯财力雄厚,他的财产包括价值约 2.15 亿美元的 Handspring 公司持股。冷泉港实验室理论神经学教授布洛迪说∶「他乐於提供赞助,很多人都愿意听他的话。」
  
  专家一开始都肯定霍金斯的想法。在霍金斯和冷泉港实验室研究人员进行一系列讨论後,若干研究人员已开始进行实验测试他的理论。
  
  霍金斯最近在一场科学座谈会上介绍这套理论,促使柏克莱加州大学的神经学家开始讨论是否进行试验。加州理工学院正考虑是否和霍金斯合作。
  
  加州理工学院教授柯奇说∶「见到有钱的企业家没什麽大不了,但又科学知识丰富的就相当少见。他的说法是可以理解的。他的想法可能是错误的,但还是相当有道理。」
  
  1980 年代初期的人工智慧研究挑动霍金斯对人脑的兴趣。尽管多数科学家的研究工作以资讯输入和输出为基础,霍金斯却认为,这种模式是错误的。 1980 年代中期他进入柏克莱加州大学博士班追求他的这套理论。
  
  二年後,学术界的官僚体制让霍金斯深感挫折而退学。他决定到矽谷上班四年,赚了钱後重新投入研究。但事情并未如计画进行。霍金斯和他的事业夥伴杜宾斯基 1992 年成立掌上公司( Palm ), 1996 年推出 Palm Pilot 个人数码助理器这项划时代产品。他俩後来离开掌上另立 Handspring 。
  
  霍金斯并未忘情於人脑研究,不时阅读学术性刊物。 1997 年年底和 1998 年,他开始每周放几天假,将自己的理论写成书。但成立 Handspring 後须全心投入公司营运,这本书只写了两章。去年,他重新投入研究。
  
  霍金斯表示,他不会离开 Handspring ,会将大部分多时间放在这家公司上面。但他希望可以完成著作,并完成一部以型态/完成模式为模型的机器。

相关报道

E-mail me when people leave their comments –

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Peacepink3 to add comments!

Join Peacepink3